资本市场“含科量”持续提升 科技和资本深度融

2023-05-17 00:00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加健全,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更加契合科创企业的融资特点,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科创企业融资需求,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

主板主要服务于成熟期大型企业。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与全国股转系统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全面实行注册制有利于资本市场在科创企业初创、成长、成熟等全生命周期更好地发挥作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将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源聚集到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的产业领域,激发科技创新型企业乃至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服务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

科技创新成果凸显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注册制改革试点四年以来,科技创新成果凸显,培育了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的优质企业,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制定了清晰明确的科创属性评价体系并动态优化完善,市场对“硬科技”企业到科创板上市已基本形成共识。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50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IPO募资7648亿元,全部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募资规模居前,分别为3552亿元(占比46%)、1564亿元(占比20%)、958亿元(占比13%)。

科创板公司的研发投入逐步增大,“含科量”不断提高。2022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681.1亿元,同比增长3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16%;研发人员总数已超过15万人,近四成公司实控人兼任核心技术人员,实控人拥有博士学历的公司超过120家;平均每家科创板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20项。

此外,试点注册制以来,创业板、北交所也坚守自身定位,大量资金涌入科技创新领域,广泛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注册制下,418家创业板公司中有385家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92%,累计募资3690亿元;171家北交所公司中有165家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96%,累计募资331亿元。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鼓励支持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全方位加强对科技企业支持力度,其中,资本市场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银河证券策略团队负责人杨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创企业的成长发展路径决定其前期研发投入比例高,资金需求量大,而盈利能力低,在科技转化为产品后,才能实现可观的盈利。因此,科创企业需要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助力。

上市条件更加多元包容

契合科创企业发展特点

全面注册制下,设立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进一步拓宽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等上市路径,为科创企业发展壮大引入更多金融活水。

此次全面注册制改革中,重点优化了盈利上市标准,更加有利于科技创新企业上市融资。主板上市标准中,新增了“预计市值+收入+现金流”和“预计市值+收入”两套指标体系,同时不再要求连续三年盈利,仅要求最近一年盈利;创业板则允许符合条件的未盈利企业上市。

杨超分析称,全面注册制下,多元化的上市条件与科创企业的发展路径更加匹配。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优化盈利标准,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判断价值由市场完成,为短期未实现盈利但拥有核心科技创新技术的企业上市融资创造了条件,提升市场的包容性,为市场带来更多活力。

除此之外,对于主板而言,取消了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限制等要求。

“主板上市标准取消了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限制要求,利好科创企业在主板上市。”杨超表示,在旧的上市标准中,要求企业最近一期末的无形资产占净资产比例不超过20%,而科创企业由于研发投入比例高,拥有大量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较难满足这一要求。在新的上市标准下,科创企业将更有可能登陆主板。

另外,主板对申请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并上市的红筹企业,明确了市值200亿元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等标准。

“这些上市条件的优化更契合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特点和融资需求,创新能力强、研发投入高、无形资产占比大、成长性好且前期未盈利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将更加容易。”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此次全面注册制改革,不仅覆盖了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的覆盖面和包容性也有所扩大。对于创业板而言,正式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支持符合条件的尚未盈利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王军认为,随着创业板企业上市第三套标准的启用,以及申请在创业板上市的红筹及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市值及财务指标的调整,更多尚未实现盈利的先进制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创业企业将受惠于此。

健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促进市场优胜劣汰

全面注册制下,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给更多符合条件的科创公司上市融资的机会。在入口端改革的同时,也需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持续引导资金流入科技创新领域,促进市场优胜劣汰。

谈及如何助力科创企业在资本市场行稳致远,董忠云建议,融资端方面,继续完善基础制度体系,优化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打造更加包容的融资环境,支持科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在资本助力下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快速发展;投资端方面,引导资源流向符合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产业,打通融资端到投资端的传导路径,形成投融资两端良性互动生态,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做强做优。

在王军看来,首先,强化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引导企业规范发展;其次,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最后,优化各个层次市场的转板制度安排,完善企业“能上能下”机制。

杨超表示,一方面,提升市场活跃度,提高股票流动性,让更多的资金参与进来;另一方面,完善退市机制,加速优胜劣汰,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留下真正优秀的企业,使科技、资本、实体经济形成良性循环。另外,还要完善退市赔偿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稳定市场信心。 【编辑:彭婧如】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02-2019 www.zszj7788.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