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蓝狮在线集团|欢迎你~

当前位置:主页 > 电商 >

熨平周期波动 财政政策诠释“积极十年”

时间:2022-10-19 00:00|来源:未知|编辑:蓝狮在线客服主管|点击: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我们连续享受15%企业所得税低税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国家对出口企业实际征税率下调等政策,十年间累计为企业减免税费4.5亿元。”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金永生说。

过去十年间,有成千上万的市场主体体会到了减税降费的“甜头”。十年来,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8.8万亿元,我国宏观税负从2012年的18.7%降至2021年的15.1%。在减税降费做好“减法”的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体现在做好“加法”上,保持必要财政支出强度,稳定经济大盘,有效降低了经济周期波动影响。

展望未来,专家认为,财政政策仍将保持积极基调,助力稳定经济大盘。同时,保障财政的可持续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善消费投资环境。

放水养鱼 涵养市场主体

十年来,财政积极做好“减法”,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放水养鱼”涵养税源,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为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奠定良好基础。

金永生表示,十年间,浪马轮胎的产量翻了一番,销售额增长了三倍。“我们用减免税费的‘真金白银’拓展了99个研发项目,大大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目前,产品已经出口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说。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2013年至2021年,全国共新增减税降费8.8万亿元,有力支持了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显示,2022年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64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64万亿元。

今年以来,退税、减税、降费等措施对应对疫情影响、增加企业现金流起到重要作用。

“‘房土两税’减免、社保费缓缴、留抵退税扩围,持续不断的优惠政策,让我们有了迎难而上的底气。”吉安市星光PARK一站式生活中心海底捞火锅店经理张磊磊对新近享受的税收优惠如数家珍,“我们把30多万元的税费红包用在创新时令菜品、提升外卖品质以及推出系列优惠套餐。现在我们的营业额已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认为,国家大力推行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用政府的“减法”换来了市场的“加法”,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优化了税收营商环境,为我国企业及个人注入了发展动能,助力我国宏观经济行稳致远。

从2012年到2021年,财政“蛋糕”也持续做大,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1.73万亿元增长到20.25万亿元,十年累计163.05万亿元,年均增长6.9%。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减税降费有“放水养鱼”、涵养税源的良好效应。

积极发力 稳定经济大盘

在做好“减法”的同时,十年以来,财政也积极做好“加法”,加大支出力度,有力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许宏才表示,2012年至2021年,财政部连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有效降低了经济周期波动影响,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包括保持必要财政支出强度,较好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科学安排政府债务规模,2015年至2021年,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2.2万亿元,支持扩大有效投资等。

“同时,财政保障更加精准有效。”许宏才强调,财政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基本民生保障,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2012年至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7.1万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28.88万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11万亿元。

今年以来,专项债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当中占居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国常会决定“依法盘活地方2019年以来结存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财政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今年以来各地已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5191亿元,超过2020年同期峰值,创历史同期新高。

9月末,地方利用专项债务结存限额发行专项债“开闸”。辽宁于9月27日、天津于9月28日均利用结存限额发行了专项债,还有河北、江西、海南、江苏等不少地方在四季度发行计划当中披露将于10月发行新增专项债。

在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看来,盘活专项债结存限额、配合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策性银行调增的信贷额度等,将对四季度广义财政支出形成有力支撑,从而拉动基建投资增速继续处于高位,起到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

立法加速 深化体制改革

除了政策上的“加减法”,十年来,财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主要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出台。税制改革方面,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改革深入推进,地方税体系稳步健全。截至目前,已经有12个税种完成了立法。

李旭红表示,过去十年间,我国积极推进落实税收法定,绝大多数税种如期完成了税收立法工作,强化了法制基础。同时,我国进一步完善财政收入分配体制,有效防范风险,并充分发挥财政支出对于社会投资的引导效应,使国民收入分配更公平、央地分配更合理,广泛调动了各级政府及各种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有所下降。在专家看来,要让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相应作用,财政可持续性也尤为重要。财政应在当前与长远、政策与制度中实现平衡发展。

展望未来,李旭红也认为,在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上,应有底线思维,保障财政的可持续性。同时,进一步贯彻落实“放管服”等各项要求并继续完成未完成的税收立法工作,持续优化我国税收营商环境,通过有效降低税收负担、减少遵从成本等方式,助力我国投资、消费环境改善。有效发挥税收调节效应,规范资本管理,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的显著动能,形成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持续改善我国绿色低碳财税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环境竞争力。

“比起临时性的政策措施,未来减税降费以及平衡财政收支更应依靠制度改革。尤其是实现从总量减税降费到结构的调整,要立足于财税体制改革促进新发展格局构建。”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比如,通过消费税等改革以及社保制度改革构建地方税体系;完善转移支付解决基层财政困难;通过个税改革等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进而提振消费、促进内循环等。 【编辑:吴家驹】

热门导读
编辑推荐

Copyright © 2002-2019 www.zszj7788.com 版权所有